- 未永斌;靳杰;刘俊锋;耿国锋;
为进一步优化喷吹球化工艺,提高镁的吸收率,对球墨铸铁管的应用效果以及铁液温度、球化深度与镁球化剂吸收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球化后的残余硫含量能够稳定降低至0.01%(质量分数)以下,且残余镁含量大于0.05%(质量分数)不会发生球化衰退现象;球化时铁液温度越低、球化深度越大,铁液对镁的吸收率越大;当喷吹球化铁液温度为1 460℃、球化深度为1.32 m时,可保证镁吸收率在50%以上。喷吹球化工艺兼顾了设备简单可靠、易维护,球化剂量调整灵活等特点,将其应用于快节奏、大批量的球墨铸铁管生产领域,降低了喷吹球化工艺成本,可为喷吹球化工艺在球墨铸铁行业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2年04期 v.39;No.194 261-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永弟;常维纯;郭旭;陈洪民;陈海鹏;贾康;孙宝钰;陈佳兴;
为了寻求适应高钢级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的新型修复方法,克服传统修复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用于油气管道环焊缝修复的可行性。首先,对激光熔覆、冷喷涂、电弧增材制造3种新型修复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后,采用电弧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其次,在X80管道环焊缝处沿轴线截取22 mm厚的试样,并在环焊缝处设计坡口角度为60°,坡口深度为11 mm的缺陷,采用电弧增材制造冷金属过渡工艺、ER50-6焊丝进行修复实验;最后,对修复试样进行力学实验测试,并对实验数据和断口形貌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电弧增材制造修复后试件抗拉强度最高达639 MPa,强度与管体基材匹配。研究结果表明,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用于X80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的修复是可行的,具有沉积效率高、成本低、力学性能能满足修复要求的特点,对于高钢油气管道环焊缝缺陷修复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2年04期 v.39;No.194 268-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魏子秋;林艳敏;李明芳;白士煜;
为了在降低冷链物流配送成本的同时,保证顾客满意度和碳排放成本达到企业的要求。充分考虑客户软时间窗约束、行驶距离、生鲜变质等多重影响因素,构建考虑顾客满意度的低碳冷链物流路径优化模型,结合固定成本、碳排放成本、损坏成本、冷藏成本、运输成本以及时间窗成本,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应用实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不考虑满意度的路径优化,以总成本为目标的冷链物流路径优化,能够平均减少23 km的运输距离和降低2.72%的配送总成本;同时结果也更优于以低碳为目标的求解。模型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实现了降低配送总成本以及减少物流活动中碳排放的目标。因此,研究为物流运输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线,结果可为冷链物流行业的服务能力提升以及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启示,为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022年04期 v.39;No.194 274-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晓磊;肖为周;
为了更好地帮助车站运营者对车站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反映不同客流组织措施的效果进而进行方案抉择,从行人基本出行体验、走行体验及设备设施体验3方面入手,建立综合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可拓理论提出换乘站服务水平综合评价方法。针对客流问题给出4种客流组织场景,利用Anylogic软件对苏州轨道交通石湖东路站进行仿真,得到不同组织场景下的各项指标,随后基于可拓物元法对各场景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合关联度矩阵、具体指标与仿真效果,确定最佳的客流组织方式为场景1,可将综合服务水平由现状的“一般”提高至“良好”。可拓物元法建立的综合评价模型可为车站管理者进行组织措施提供参考,也可为车站运营组织提供技术支撑。
2022年04期 v.39;No.194 282-2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