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庆刚;郭彦书;沈士明;
采用中心裂纹板试样及TS4-12MC电阻测量片测定了X60材料埋弧焊焊缝在空气和不同浓度H2S水溶液环境下的腐蚀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由于疲劳过程的复杂性,试样工作区域又在焊缝处,所以试验的最终结果具有一定分散性。试验结果表明,H2S水溶液环境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明显比空气中的快,并且有随着H2S溶液浓度增加而变快的趋势。
2011年05期 v.28;No.129 285-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哈婧;刘晓争;
建立了测定左旋苯甘氨酸乙基邓钾盐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Thermos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含0.2%(体积分数)三乙胺,85%(体积分数)磷酸,调节pH值为3.0)-乙腈(体积比为5∶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样品在pH值为2.0条件下水解后,以水解产物苯甘氨酸为外标,计算左旋苯甘氨酸乙基邓钾盐的含量。左旋苯甘氨酸乙基邓钾盐质量浓度在2~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收率为96%~98%。
2011年05期 v.28;No.129 288-290+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保华;高勤;王洪华;李志超;王冬浩;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如何处理处置制药行业产生的废菌渣,实现废菌渣的无害化、资源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对青霉素、土霉素菌渣的研究利用现状进行了总结,现有研究利用情况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行之有效的利用途径,并对它们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青霉素、土霉素菌渣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无机成分和多环芳烃含量较低,这为废菌渣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2011年05期 v.28;No.129 291-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 李振华;
低烟、低卤聚乙烯阻燃是当前塑料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实验研究了聚乙烯中加入无机阻燃剂Al(OH)3,Mg(OH)2,Sb2O3和有机阻燃剂氯化石蜡70的复配体系后,对聚乙烯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动性能的影响,研制出低烟、低卤阻燃剂的最佳配方。
2011年05期 v.28;No.129 295-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原建伟;
采用计算机辅助内容分析软件Atlas.ti对开源社区用户学习行为进行定性分析,将分析后的结果导出为特定格式的XML文档,使用DOM对该文档解析后形成二维表形式数据,使之便于在数据库中存储,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为内容分析的后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11年05期 v.28;No.129 299-301+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徐炳文;
软件产品的质量出自于软件设计过程,持续优化的软件过程管理方法能使软件过程产生的软件缺陷处于受控状态。结合六西格玛管理思想,提出并建立基于六西格玛的软件过程缺陷管理方法模型,将有关的方法工具引入到相应的模型中,为软件过程缺陷管理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软件过程缺陷管理方法模型从质量度量的角度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设计与优化,对软件设计过程中产生软件缺陷的因素进行跟踪与消除,使开发的软件产品具有更高的质量,从而获得更好的顾客满意度。
2011年05期 v.28;No.129 302-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樊梅香;崔琳;
介绍了一种利用AT89C52单片机控制LED显示屏的设计方案,使显示屏具有动态显示功能,并能通过上位计算机修改显示内容,通过标准的RS232/485转换模块还可以实现对显示系统的远程控制。
2011年05期 v.28;No.129 306-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8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瑾;祖倚丹;韩露;
针对河北省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存在着的企业规模小、位置分散、产品档次低、发展环境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河北省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良性化发展的具体思路和相关对策,包括提高河北省家用纺织品产业聚集度,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培育区域品牌,带动集群发展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北省家用纺织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2011年05期 v.28;No.129 309-311+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沈尚宏;
针对采用量调节的闭式供暖系统,以河北承德某小区为例,运用理论图解的方法对调节并联水泵共用管路阀门和调节并联水泵非共用管路阀门两种运行方案的经济性分析比较,可知当管网流量大于锅炉总循环水量79%时,采用调节并联水泵非共用管路阀门是节约电能的,但采用并联水泵非共用管路阀门调节方案时,对系统的循环水量是有最低限制要求的,否则会损坏水泵。
2011年05期 v.28;No.129 312-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胡鹏娟;
研究了以氯化钴为原料,通过比较选择了价格相对低廉的碳酸氢铵代替草酸作沉淀剂制备前驱体,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氯化钴的浓度、碳酸氢铵溶液加料速度等因素对产品粒度大小的影响,从而得出最佳沉淀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得的氧化钴产品平均粒径为200~300 nm,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Y级氧化钴国家标准的要求。
2011年05期 v.28;No.129 315-317+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8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鹏辉;孙新华;马文婵;
对青霉素废液中醋酸丁酯回收过程中酯含量偏低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通过生产验证证明改进后的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回收醋酸丁酯的酯含量。
2011年05期 v.28;No.129 318-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魏亚楠;付翠轻;严永路;高博;马磊;邢志贤;
采用活性炭吸附、溶剂解吸法或热脱附(Tenax做吸附剂)法前处理、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法对空气中苯系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试验方法和分析结果加以讨论。试验表明,热脱附前处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法是一种灵敏度高、回收率高、精密度高的定量分析方法。
2011年05期 v.28;No.129 321-3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晓华;监青占;于红玉;
针对不锈钢设备因为材质耐腐蚀,一般不能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研究了要注意的问题。
2011年05期 v.28;No.129 324-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宿小赛;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氧氟沙星片的含量,用0.1 mol/L盐酸为溶剂,294 nm作为测定波长,质量浓度为2~12 mg/L时,吸光度与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此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5%,RSD值为0.3%。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2011年05期 v.28;No.129 326-327+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侯祖建;殷寿明;
在深部开采矿井两井间贯通测量时,利用加测陀螺定向边和用四架法代替传统的三架法测量,分析了由起始边的方位角误差引起的支导线终点误差及由测角量边引起的导线终点的点位误差。
2011年05期 v.28;No.129 328-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素敏;师艳雪;秦宗仁;张改然;尹丽胖;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高效阻垢剂的合成与应用是水处理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绿色阻垢剂聚环氧琥珀酸及环氧琥珀酸共聚物的研究现状与阻垢机理,针对聚环氧琥珀酸在阻垢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环氧琥珀酸共聚物的研究前景。
2011年05期 v.28;No.129 332-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彭默寒;刘雅玲;
通过对石家庄市区市场进行二手童装经营可行性的市场调查,说明二手童装不能作为成熟的经营品种进入市场,并在这一基础上较全面地分析了导致这一不可行性的原因。
2011年05期 v.28;No.129 335-337+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亮;郭斌;段二红;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已开始应用到空气污染治理中,对CO2,SO2,H2S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作为气体吸收剂具有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循环利用等优点,因而受到人们关注。介绍了离子液体作为气体吸收剂的一些特点和吸收CO2,SO2,H2S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离子液体今后的研究方向。
2011年05期 v.28;No.129 338-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王志红;
合作研发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散研发风险,有效提升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企业、高校、研发机构与政府的合作,构建装备制造业共性关键技术合作研发的组织模式,合理选择和开展共性技术研发活动,建立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研发组织的良性运行机制,以提升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2011年05期 v.28;No.129 34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