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科技

编读往来

  •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简介

    <正>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形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车辆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5个本科专业,"新型制造理论与技术"学科为国家国防科工

    2018年04期 v.35;No.170 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河北工业科技》投稿须知

    本刊编辑部;

    <正>《河北工业科技》是由河北科技大学主办的综合性技术类期刊,双月刊,单月月末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 1008-1534,CN 13-1226/TM。主要报道有关机械、化工、建筑、道路交通、电子、通信、仪表及生产过程自动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工程、生物工程、环境工程、企业管理等领域

    2018年04期 v.35;No.170 3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研究与开发

  • 基于流管法的面积波及效率计算方法研究

    邢翠巧;尹洪军;李兴科;刘岢鑫;付京;

    中国已开发的大多数油田,经过多年的加密调整和注水开发,目前已处于高含水或高采出程度阶段,开采和稳产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对注水开发油田进行水驱面积波及系数的研究意义重大。根据注水油田的基本特点,基于流管法建模基本原理,建立了五点法流管模型,利用BeckleyLeverett方程,结合单元分析法和流线积分法,对注水油田五点法井网面积波及效率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推导,绘制并分析了面积波及系数和采出程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当无流管突破时,注水油田的面积波及系数随时间的增加而线性增大;当主流管突破见水后,波及系数增大程度越来越慢,最后趋于平缓。当油田被注入水完全波及后,继续利用注水提高采收效果的作用很小,水驱效率明显降低。研究结果对于注水油田面积波及系数的求解及水驱动态开发规律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2018年04期 v.35;No.170 23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132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5 ]
  • 一种改进的宽带相干信号测向算法

    陈国通;王小娜;

    为了解决宽带独立信号和相干信号同时存在时,信号估计难度大和测向算法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宽带相干信号测向算法。首先将未知信号进行分解,利用经典多重信号分类算法估计出独立信号的来波方向,然后利用已求出的独立信号信息,将独立信号从未知信号中剔除,只保留相干信号信息,最后利用改进的宽带相干信号测向算法进行相干信号估计。利用Matlab搭建仿真平台,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去相关运算简单,可以有效地解决独立信号与相干信号同时存在的问题,提高了信号估计的成功率,并且减小了测向均方根误差,可为宽带测向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8年04期 v.35;No.170 23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3 ]
  • 承德三道边地区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马佰衡;钱龙;樊玉敬;刘硕;翟星;

    针对承德三道边地区由于过度开采而出现的大量采空区及其安全隐患,为了减少经济损失,选取三道边地区主采Ⅱ号和Ⅲ号煤层的采空区为研究对象,对其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及采矿活动的具体情况,选取覆岩性质、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等单个因素作为影响采空区稳定性因素的主要参数,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模糊矩阵,设置了评价因子权重,根据评价因子分级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不稳定区域和欠稳定区域,并通过部分区域钻探、地面调查等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模糊矩阵对采空区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研究结果为后续注浆治理、监测等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2018年04期 v.35;No.170 242-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7 ]
  • 基于界面等效模型的再生混凝土基面力元分析

    孟德泉;应黎坪;杨欣欣;

    从细观角度分析再生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以往都是将再生混凝土视为由骨料、新砂浆、新界面、老砂浆、老界面五相介质组成的复合材料来分析,为了简化这种常规五相再生混凝土模型,提出了基于界面等效模型的再生混凝土基面力元分析方法。首先运用三相球理论模型将再生混凝土中的老砂浆、新界面、老界面三相介质等效成一种介质,得到三相介质的再生混凝土界面等效模型;然后利用势能原理的基面力元法编制出损伤基面力元程序,对不同尺寸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单轴拉伸试验模拟。给出了应力-应变曲线及破坏过程图,并与普通五相模型进行了对比,两种曲线基本吻合。因此,等效模型可以代替普通五相模型,从而简化多相再生混凝土的损伤分析,提高模拟效率。

    2018年04期 v.35;No.170 248-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2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2 ]
  • 基于滑移线理论的支盘成型过程对桩周土的扰动分析

    张延庆;文平;

    为研究支盘桩桩型优化设计,就支盘桩单向成型过程对桩周土的扰动进行分析。以滑移线理论为基础,对挤土臂与土体作用进行力学化,建立单向挤压成型过程盘下土体的滑移线场模型,推导不同挤扩角盘下土体的应力场、速度场、土体极限荷载和塑性区分布,探讨成型过程对桩周土体的塑性区影响范围和盘下土体流动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的盘下土体影响深度与周明芳现场试验吻合较好,盘下土体的影响深度为0.47~0.49m;距离挤土臂越远,土体塑性流动速度越小,靠近挤土臂的土体挤密效果更好;土体极限荷载随挤扩过程的进行不断增大。研究结果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可为支盘桩桩型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2018年04期 v.35;No.170 25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5 ]

应用技术

  • 基于效应的随机灰规划模型和应用

    周磊;董丽丽;李法朝;

    为了解决同时含有随机因素和灰色因素的不确定规划问题,通过结合区间灰数所属区间两个端点的随机性,给出随机区间灰数和随机区间灰函数的定义,提出了随机灰规划模型。通过综合效应函数理论用随机变量期望值和方差综合量化表示灰数所属区间的两个端点值。应用该理论对综合量化后的两个端点值继续进行综合量化,从而将随机灰规划转化为确定型规划问题。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综合效应函数的理念,综合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同时综合区间灰数的区间因素,将随机灰规划数学模型转化为确定型规划模型即基于效应的随机灰规划模型。通过选取不同的综合效应函数,得到了关于不同决策意识下的随机灰规划的最优解。这个方法可为决策者进行不确定决策提供参考。

    2018年04期 v.35;No.170 262-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83 ]
  • 基于声音-压力的多通道角钢材质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郝孟娟;刘晓鹏;齐康花;秦志英;赵月静;

    针对角钢材质混料造成的错用型号现象,利用不同材质角钢具有不同的冲孔声音和剪切压力的特性,研发了多通道角钢材质检测系统。首先通过分析角钢加工过程中的检测原理,给出了角钢材质检测系统的设计框图;其次给出了硬件系统总体电路图,选择了硬件型号,合理布置了前面板接口和内部线路,且对声音-压力多通道角钢材质检测系统硬件进行了封装;最后,配合软件系统进行了现场安装测试。结果表明,该硬件系统能够完成多通道信号采集、处理、分析、识别等在线检测工作,对于提高角钢的材质检测效率具有参考价值。

    2018年04期 v.35;No.170 268-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3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8 ]
  • L-M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在红外CO_2传感器的应用

    赵久强;王震洲;

    针对温度会影响红外CO_2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造成对CO_2的浓度检测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M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的温度补偿方法。实验中将传感器输出电压比和温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CO_2浓度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并通过L-M算法和贝叶斯正则化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经过实验仿真证明,在温度补偿后红外CO_2传感器测量输出的浓度值最大相对误差为4.557 8%,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因此L-M贝叶斯正则化BP神经网络能对红外CO_2传感器进行有效的温度补偿,可为相关红外传感器仪器的改进提供参考。

    2018年04期 v.35;No.170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13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46 ]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增材制造篇

  • AZ91D镁合金激光熔化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岳彦芳;马方正;李建辉;王帅鹏;

    为了对AZ91D镁合金粉末激光熔化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运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扫描间距3个关键工艺参数对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成型工艺研究,对优化参数后的试件进行固溶处理,并结合X射线衍射与金相测试进行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AZ91D镁合金的选区激光熔化成型优选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180 W,扫描速度500mm/s,扫描间距60μm;使用该优化工艺参数打印的试件性能为致密度99.8%,屈服强度200MPa,抗拉强度285 MPa,延伸率3.2%,维氏硬度135Hv;试件的优化热处理方案为420℃×12h固溶处理,该工艺可大幅提升试样的延伸率,使其增长至5.9%。该工艺对航空航天等产品轻量化要求较高的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8年04期 v.35;No.170 278-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96 ]
  • 口腔种植导板的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

    张永弟;张子昂;杨光;张润生;

    为了提高牙齿种植位置和方向的准确性,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不适感和并发症等,对承载着种植体理想植入方位信息的种植导板进行了研究。在没有专用牙齿种植软件的情况下,利用CT图像和三维光学扫描数据重建牙颌模型,使用通用的Mimics,Geomagic和Magics等软件进行种植手术规划与导板设计,并采用FDM和SL两种3D打印工艺对导板进行制作,通过导板与牙模佩戴测试,给出了设计参数,实验结果有助于牙齿种植的数字化和精准化。提出的导板设计与制作工艺可以作为参考,以帮助医生和工程师在没有专用的种植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数字化导板的设计与制作,提高种植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2018年04期 v.35;No.170 283-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4K]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26 ]

药物研发专栏

  • HPLC-DAD测定仙鹤草配方颗粒中3种成分

    李军山;聂丽建;

    为了建立同时测定仙鹤草配方颗粒中芦丁、槲皮苷、木犀草素含量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流动相、检测波长、提取溶剂及提取方式等因素进行考察,最终确定了采用HPLC-DAD法同时测定仙鹤草配方颗粒中的3种成分,采用InertSustain AQ-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5%醋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5℃。结果表明,芦丁、槲皮苷、木犀草素分别在0.216~5.410,0.185~4.635,0.147~3.680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9 5,0.999 6和0.999 7,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5%,100.1%和99.5%。该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仙鹤草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2018年04期 v.35;No.170 288-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4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18 ]
  • 舒筋通络颗粒中乳香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屈云萍;李哲;王娇;李菲;杨斯斯;刘铁军;

    为提高乳香挥发油在制剂中的稳定性,对舒筋通络颗粒中乳香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包合工艺进行了研究。选择浸泡时间(A)、药材粒径(B)、加水量(C)、提取时间(D)为考察因素,采用L_9(3~4)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乳香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对饱和水溶液法和胶体磨法两种包合方式进行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优化组合为A_1B_1C_1D_3,其中加水量和提取时间对收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包合时间、挥发油和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对饱和水溶液法有极显著性影响;研磨时间、挥发油和β-环糊精比例对胶体磨法有极显著性影响。从生产角度考虑,包合乳香挥发油采用胶体磨法较饱和水溶液法更具有优势。

    2018年04期 v.35;No.170 294-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354 ] |[网刊下载次数:11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01 ]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张静岩;张炜;任风芝;张雪霞;王海燕;孟令茹;

    为解决实际应用中克拉维酸钾峰与后相邻杂质的分离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中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含量的新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Ultimate AQ-C_(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pH值为4.4的0.05 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为流动相,柱温为3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表明: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两主峰与相邻杂质得到完全基线分离,分离度大于1.5;克拉维酸钾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为0.050 0~0.500 1mg/mL时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n=9)为100.14%,RSD值为0.24%;阿莫西林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为0.100 0~1.000 1mg/mL时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n=9)为100.45%,RSD值为0.17%。与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相比,新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可靠,可作为一种质量控制方法。

    2018年04期 v.35;No.170 299-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381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00 ]
  • 下载本期数据